在上周举行的“2018深圳国际电子展”上,作为日本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京瓷公司展示了多项创新产品,其中有模拟驾驶舱、车载用液晶显示屏、车载用电线分线连接器、LED用陶瓷封装、车载暖风点火塞、微型血流传感器、小型RFID陶瓷标签和多层陶瓷贴片电容。
创立近60年的京瓷公司主要致力于各种元器件生产,包括车载用元器件、通信终端元器件、基站用元器件。京瓷公司的产品范围主要是:半导体相关业务、电子元器件、精密陶瓷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显示屏、打印器件、切削工具、太阳能相关这类的产品和生活用品。以汽车产业为例,京瓷公司的氮化硅陶瓷点火器,用于车载暖风机点火器和DPF再生装置点火器;摄像头模块可提高汽车的操作性和安全性;燃料喷射装置用积层型压电元件,实现了高速高精度的燃料喷射,被大量安装在清洁柴油机上。京瓷是世界上较早的把车载用液晶显示屏技术应用到汽车上的零部件厂商,特别是有助于安全驾驶的平视显示器用液晶显示屏,是这个行业的领军者。许多消费者认识京瓷品牌,是因为京瓷的陶瓷刀具,这种硬度仅次于钻石的刀具,其实只是京瓷丰富产品线的一个很小的类别。另外一个应用了京瓷技术的日用产品就是智能马桶,京瓷的氧化铝陶瓷加热管,可以在瞬间将马桶的冲洗水加热到合适温度。
在此次深圳国际电子展上,京瓷公司的展位分为车载和一般产业两个区。在车载展区,京瓷设置了搭载京瓷多种产品的模拟驾驶舱体验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向观众们展示了京瓷在先进的技术上的尝试以及为实现安全舒适的移动社会而做出的努力。在一般产业展区,通过通信、用于装饰材料的京都欧珀、医疗等一般产业产品的展示,向观众展现了京瓷及其集团的综合技术实力。
京瓷此次参展的车载亮点产品区,是前来观展的买家和观众关注的焦点。该区域展示了京瓷面向汽车行业推出的诸多产品,尤其是保障汽车安全性的产品,包括车载用液晶显示屏(包括HUD平视显示器、HAPTIVITY搭载触感技术的显示屏),LED基板以及具有AI识别功能的摄像头。京瓷HUD液晶显示屏有着先进的透光率,目前产品透光率已达到7.3%,配合从1.12’’-3.1’’等多种尺寸,可满足C-HUD、W-HUD及AR-HUD市场应用;而车载摄像头的高解析度和宽动态范围能应用于倒车、障碍物识别等多种环境。
除此之外,京瓷还有很多内在的技术在背后默默地推动着汽车工业的前进。比如LIDAR陶瓷封装、车载暖风点火塞、多层陶瓷贴片电容(MLCC)、车载用电线分线连接器、全烧结纳米银胶等核心产品。其中车载用电线系列”运用了京瓷独自研发的锁扣结构实现防水性,能够完全满足汽车各种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多层陶瓷贴片电容则实现了MLCC小型化、轻量化、回路功能最适化,以强大的产品阵容为机器的小型、轻量、高性能化做贡献。还有高可靠性车载摄像头用陶瓷基板、毫米波雷达用陶瓷天线基板、各种MEMS用途的封装管壳以及LED车头灯上使用的高可靠性、高散热陶瓷基板等,每一样产品都体现了京瓷为汽车电子化、减轻环境负担,以及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做出的贡献。
此次参展,京瓷在车载展区设置了模拟驾驶舱,参与者能体验到车载亮点产品中的3D AR平视显示器(HUD)和AI识别功能车载摄像头,京瓷V2I(车辆对基础设施)路测机以及车载用液晶显示屏。在现场主持人的引导下,体验者和观众一起探索了由这一些产品的众多亮点。投射到前风挡玻璃上的3D AR平视显示器(HUD)采用了京瓷液晶显示器中独有的视差障碍方式,配合以眼球追踪功能,根据驾驶员视点位置自动修正,以产生高画质的3D图像;随着汽车的速度慢慢的变快,HUD上还会显示与前车的距离,并随着与前车距离的接近变化颜色向驾驶员提示预警,通过3D图像一目了然地唤起驾驶员的注意。汽车转弯时,搭载了人工智能识别功能的微小摄像头,可以识别人行道上的行人、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向驾驶员发出红色预警。京瓷V2I(车辆对基础设施)路测机则能轻松实现在视线恶劣的情景下对行人和汽车的探知,更高程度上保障了行车安全;V2I路测机还能够最终靠提前获取下一个路口信号灯的信息,及时改变路线,提供最适合的导航。车载用液晶显示屏则可以在屏幕上高质量地显示汽车的导航和仪表。另外,还有被称之为”Haptivity”的新技术,驾驶者可以在屏幕上获得真正的按键感觉。
除了车载用产品外,京瓷在全球的业务领域涉及原料、零件、设备、机器,以及服务、网络等,可谓遍及所有的领域。京瓷推陈出新,频频研发出新技术,开发出新元件,并将其跨行业应用于多个领域,为各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此次展会的一般产品展区上,京瓷着重展示了大型多层基板、血流传感器模组、用于装饰材料的京都欧珀等产品。除此之外还有TOF传感器用管壳、光通信产品、小型RFID陶瓷标签、BGA用塑料封、压缩成形用塑料封、二级管模块、智能马桶盖加热器等覆盖信息通信、电子元器件、生活环保等多领域产品,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瓷对精密陶瓷的运用。京瓷自成立以来在精密陶瓷的研究、开发和制造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根据目的与用途选用原料和生产方法,充分的发挥出材料本身的优异特性,广泛地支撑着各行各业的发展。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别的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别的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9084810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421号
法律顾问:上海华夏汇鸿律师事务所 联系人:王娜娜,联系方式: 技术上的支持:孙晓红 万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