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官网登录 | 首页 进口真空泵,进口真空泵维修,进口真空泵配件,PVR真空泵,莱宝真空泵,贝克真空泵,里其乐真空泵,德国合资真空泵,中央真空系统设计安装,移动真空系统,罗茨真空机组
为您做更有品质的真空机械 品质先行 信誉至上 客户为本
全国咨询热线:139-2575-3751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2024陶瓷行业突然冒出许多“新工厂”……

时间: 2024-06-26 18:15:45 |   作者: 产品中心

  今年开年以来,一批“新陶瓷厂”、新生产线的点火投产,在陶瓷行业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广东、广西产区,这样的“新陶瓷厂”最多。这些“新陶瓷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建陶瓷厂,而是“新”在工厂名称,许多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就突然“冒出来”的。

  看到这些点火投产的“新陶瓷厂”,很多老陶瓷人也会好奇地问上一句:“这是哪里的厂子”、“工厂在啥地方”?当听到原工厂名时,才会“哦”的一声豁然开朗。

  “新陶瓷厂”批量出现的背后,是陶瓷行业生产端的剧烈洗牌,是工厂的并购、租赁、整合如火如荼,是生产资源的重新分配。

  可以显著的看到,由于工厂老板或经营者的易主,近年来许多陶瓷厂“更名”频繁——通常新的工厂老板或经营者,为了经营需要,都会“改头换面”,有的陶瓷厂一年更换两三次厂名;也有陶瓷厂经营关系错综复杂,拥有好几个厂名。

  最近几年,陶瓷工厂的经营者易主愈加频繁,在部分产区甚至呈现“大换血”的现象,“换血”后的陶瓷工厂基本都会以新名称、新面貌对外,这是许多“新工厂”突然冒出来的缘由。

  一位陶瓷上游供应商坦言,自己第一次到广西某陶瓷产区时,在网上查询到当地某个片区内有三家陶瓷厂,但实地达到现场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家陶瓷厂,改了三次厂名”。

  梳理这些突然冒出来的“新陶瓷厂”,新的经营者、操盘手的来历通常有这几种:

  一、经销商、贴牌商、私抛厂通过“包窑”或并购工厂的方式切入生产端。其背后的逻辑是,自己掌控生产环节,可以更加好地保证产品供应、产品的质量,以及降低瓷砖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大企业并购或租赁小企业。大企业通常资金实力强,拥有品牌、渠道与规模优势,对于提升产能规模或者优化生产基地布局,拥有较为迫切的需求。最近几年,各大陶瓷产区都有一批陶瓷企业通过收购、租赁等方式,实现企业规模实力的跨越式发展。

  三、外围产区陶瓷厂进军广东,广东陶企布局广西。近年来,不少来自福建、江西、四川、山东等地的陶瓷厂为了一张“广东砖”身份证,在广东并购或租赁陶瓷厂;也有广东陶瓷厂为了更低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在临近的广西产区购买或租赁陶瓷厂。

  四、供应商“变”股东。一些陶瓷厂和供应商之间有债务纠纷,有的供应商以陶企无力偿还的货款入股陶瓷厂,有的最后被迫成为陶瓷厂的所有者。

  五、创业的职业经理人。危机,危机,危中有机,部分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掌握了一定的市场资源、人脉资源,在被动或主动创业后,联合一些投资者,从租赁工厂、推出新品牌起步,开启创业之路。

  从公开信息来看,今年陶瓷行业的并购、租赁、整合如火如荼。如2月28日-29日,家炜鑫企业以7588.7688万成功拍下桂平市高贵陶瓷。此前家炜鑫企业是高贵陶瓷的承租方。此举标志着,家炜鑫企业由原来的“租客”变“房东”。

  3月11日,地处广西桂平的广西冠陶瓷业有限公司1#线举行了隆重的点火庆典,该企业共有3条生产线万元拍下现有工厂,成功将一家陶瓷厂盘活。

  四川产区头部陶企广乐建陶集团日前发布广东清远基地的招聘公告,宣告广乐建陶集团正式“进军”广东,目前正处于紧锣密鼓的改造阶段,将于四月下旬点火投产,营销中心地处佛山华夏陶瓷城。

  在各大陶瓷产区,类似的并购、租赁、承包陶瓷厂的案例还有很多,不一而足,其中大多都在原工厂的基础上“改头换面”,以全新的工厂名称、全新的企业形象对外。

  当前的陶瓷行业,产能过剩与淘汰洗牌并行。“新陶瓷厂”批量涌现的背后,实质上是一批陶瓷工厂因经营管理不善而陷入困境,最终生产线被租赁或者收购,再加之当前的陶瓷资产价值处于低位,租赁或收购陶瓷厂的成本大大降低。

  陶瓷行业的洗牌,生产端是晴雨表,更多的生产资源、市场资源将向优质陶企集中。尤其是在当下的存量或缩量市场下,大企业并不是从新增的市场需求中去抢份额,而是从竞争对手那里去抢份额,这注定了许多陶瓷企业会逐步丢失市场。

  从生产端如火如荼的并购、租赁现象来看,陶瓷行业的工厂数量、生产线数量受淘汰洗牌影响,正在逐年减少,但产能的集中度却在明显地增加,年产能过1亿平方米的陶瓷企业逐年增多。

  当然,那些能够被并购或者租赁的陶瓷工厂,大多数的资产相对较为优质,能够最终靠重组获得新生,而一些生产线陈旧、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较高、区位优势较差的陶瓷工厂乏人问津,要么一直处在闲置状态,要么只能被拆除,转做其它用途……

  值得肯定的是,这些被并购或租赁的陶瓷厂,在新的工厂经营者推动下,大部分通过对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无论是产能效益还是节能环保等都有了质的提升。譬如,近两年许多“新陶瓷厂”点火的生产线大多为最新的节能数智化窑炉,单位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

  随着一批批“新陶瓷厂”、新生产线的点火投产,更多老旧的生产线、工厂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被淘汰出局,从而加剧陶瓷行业的洗牌速度。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陶瓷厂”不断涌现是陶瓷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企业重组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建材集团原董事长宋志平曾在佛山举办的“2023陶瓷人大会上”指出,加大联合重组的力度是陶瓷行业破除内卷的有效途径之一。产能过剩会造成陶瓷企业的多、散、乱,所以要加大行业的重组力度,提高行业的集中度,让竞争今后成为一些大规模的公司之间、大集团之间的良性竞争。

  未来,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企业和工厂数量减少,一批大规模的公司集团形成,产能和行业集中度提升,众多管理上的水准低、效益差的陶瓷企业或被淘汰退出,或被兼并重组,产业体系和竞争格局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