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咱们是飞鸟,划过台湾上空,看见的会是何种现象?”齐柏林执导的《看见台湾》于上星期取得第50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之后,台湾《联合报》在引荐这部台湾影史上最贵纪录片时,曾如此设问。
齐柏林飞入云端,以鸟的视角给出了答案,为观众完好出现了台湾的“美丽与哀愁”。
群山顶峰、美丽海景、棋盘状的稻田齐柏林将台湾的壮美现象逐个揽入镜头,但是美丽的另一面,却是地层下陷、山坡崩塌、江河污染等等因过度开发、滥垦以及饱尝自然灾害损坏的大地伤痕。
影片正式上映后,敏捷成为台湾街谈巷议的论题,媒体描述该片在台掀起了聚集环保的“安静革新”,纷繁呼吁“既已看见,别再逃避”。
齐柏林拍照这部耗资9000万新台币纪录片的初衷,也正是期望唤醒民众对脚下安居乐业之土地的重视。为此,他简直投入了一生的力气。
1964年出世的齐柏林本来是一名有着铁饭碗的公事员,30岁时偶尔接触到空中拍照,从此沉迷上这一充溢危险且需求巨资投入的作业。20年间,他在公事之余租借直升机从空中俯拍台湾,累积下超越40万张的地景相片。
“透过不同高度的视界,我跟咱们的土地产生了情感的衔接。”但是,飞翔拍照成为齐柏林“最甜美的担负”。
一次又一次升入高空俯视台湾,齐柏林发现拍到美丽的相片越来越困难,看到高山上的农业、水泥化的海岸、人工化的岛屿,他惊觉过度的建造开发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2009年,受法国导演吕克贝松所拍照纪录片《家乡》的启示,齐柏林抛弃了本来再过5年就能拿到的丰盛公职人员退休金,将自己300万元新台币的积储悉数投入,并典当了自己的房子向银行假贷,开端了首部台湾空中电影的拍照。尔后,在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的赞助下,终究完成了《看见台湾》的创造。
纪录片拍照作业发动开始,齐柏林的儿子曾问父亲:“爸爸,我将来会不会念不起大学?”
作为父亲,齐柏林曾无言以对,但他后来这样告知儿子:“假如你将来读大学比其他同学辛苦,是因为你有一位父亲为你所寓居的土地,记载了一个没有人乐意记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