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自1943年温州西山窑业厂成功生产出我国第一块釉面砖,瓷片开始在中国建陶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经济迅速增加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建陶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其中瓷片战绩尤为辉煌,作为众多产区和企业的“发家之本”,长久占据中国建陶第一大品类的地位。
然而,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瓷片市场在2012年前后出现快速下滑趋势,以至于行业内“瓷片消亡论”此起彼伏。近两年,中板、地砖上墙等替代产品的应用愈加流行,瓷片的市场占有率再度受到冲击。
2014年至2017年这一时期的瓷片快速下滑,根本原因是行政手段推动下的行业去产能和市场环境下的自然淘汰。如最深受影响的山东淄博,从98条降至仅剩10条;广东从150条降至101条;四川减少24条;福建减少27条……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产区当前瓷片生产线条,主要由于临沂产区末位淘汰所致;东北地区至少减少20条瓷片线条;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算上长期停产的,全国瓷片生产线%,甚至更多。如果再把时间轴拉长,从2014年开始计算,五年间瓷片品类至少缩减了300条生产线的产能。
作为全国多个产区走批发渠道的瓷片,本身利润率并不高。多位业内人士告诉《陶瓷信息》记者,我国瓷片生产规模大,各产区各厂家定位不尽相同。
如2018年以来,辽宁法库、河北高邑和赞皇、山西阳城以及山东临沂等瓷片主产区均推行煤改气,多地改气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暴增,300×600mm瓷片每片成本增长多在0.3~0.5元,遇上采暖季供气不足时,还将更高。然而受市场因素影响,售价却难以上升,瓷片利润一再压缩,因此一些不具备竞争力的生产企业被迫退出,法库产区更是过半瓷片线退出。河南、河北等产区产能较稳定,但也有瓷片企业改产地砖的情况。
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瓷片由于本身的缺陷,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终端流行轻奢、简约的工业风,墙砖所展示的面积和效果都与传统的装饰习惯大相径庭;三是替代瓷片的产品增多,包括地砖上墙;四是生产的基本工艺发生了改变,原来只可以通过系统配套小花片、腰线都可以直接喷印出来,高端产品变得难以区别。
不过,根据谭肖文分析,低端瓷片更恶性的竞争今年也拉开了序幕。主要由于市场需求的下滑,此前依靠走大批发渠道的企业市场空间将持续缩小,容易形成低端厮杀的局面。
在瓷砖外部,墙纸、复合板等墙体材料也逐步占领一部分市场,在瓷砖内部,地砖与墙砖的界限正被打破。
早在2010年前后,能用于墙面铺贴的地爬墙在山东淄博产区兴起,后蔓延至四川夹江、江西高安等产区,曾辉煌一时但由于效果欠佳,瓷片创新抢回一部分市场等原因,最终未能成为主流产品之一。早期只能以瓷片为内墙砖的最大原因主要在于其陶质砖吸水率高,符合水泥铺贴不会掉砖的特性。但随着铺贴技术的完善,瓷砖胶、粘结剂等辅料出现,地砖上墙从技术层面上慢慢的变成了可能。
同时,有多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地砖上墙成为慢慢的变多消费者的选择,也得益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早期囿于生产技术不成熟,一些较为复杂的装扮修饰的效果只能在这一烧成条件下得以实现,因此也更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如今,更多的装扮修饰的效果也能在地砖上实现,而且地砖作为大砖从美观程度上比瓷片更胜一筹。
尽管瓷片占比年年在下降,看似岌岌可危,但多位受访者均认为,瓷片仍有其生存空间。一方面得益于瓷片生产企业自身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精装房政策带来的大集采为中低端产品保存了不小的市场的份额。
另有不少广东的瓷片企业透露,高端定位的瓷片利润率实际上比地砖要高出不少,这些厂家虽然发展为全品类企业,但在瓷片领域还想“拼杀”一把。因为与抛釉砖、仿古砖等地砖相比,瓷片由于原料要求更低、烧成时间更短,同样规格的窑炉单线产能高出仿古砖、抛釉砖1~3倍,因此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低于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