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慢轮制陶一般简称为傣陶, 是西双版纳一项传统技艺,已有4000多年的前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项新石器时期的陈旧制造工艺撒播至今,靠着傣家人一代代的口传心授,这样的传承在岩罕滇家中表现得酣畅淋漓。
岩罕滇1951年6月生于景洪市,由于祖上就专为傣王宫制造御用的土陶器皿,他自幼便跟从父亲学习传统傣陶制造。
傣族慢轮制陶省级非遗传承人岩罕滇说:“我从12岁开端和爸爸妈妈学做傣陶,到现在现已有20多年了。现在传给孩子,孩子做得更美丽更美观。本来咱们仅仅做一些日子用品,更粗糙一些,现在都不相同了,科学先进,跟着年代做得更美观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时刻的沉积下,岩罕滇的制陶技艺逐步有了进步,带出的学徒一批又一批。1996年,岩罕滇被云南省文明和旅行厅颁发“云南省⺠族⺠间工艺美术师”称谓;2016年,他被评为全省“十大最具影响力手艺艺晚年传承人”称谓。
岩罕滇的女儿玉章凤从小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也走上了傣陶制造的路途。玉章凤以为,会做傣陶的人渐渐地少,她想把老一代人的好手艺持续传承下去,所以就跟着父亲不断地学习,再融入自己的主意做出新的陶器。
用慢轮制造陶器,有时候一坐便是一整天。坐在矮小的慢轮转盘前,用脚趾渐渐滚动磨盘,一起将泥条在磨盘上渐渐盘起,捏成高度密合的器壁,对半干的成型陶器做修正、雕花后放入窑中烧制,玉章凤乐在其中。
为了更好地传承傣陶,2012年,玉章凤在村里开了间傣陶作坊博宫沙湾手艺作坊。走进作坊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傣陶,十分精巧。
傣族慢轮制陶州级非遗传承人玉章凤说:“这儿不仅是制造傣陶的当地,仍是一个小型博物馆,可以给我们展现各种傣陶,还能供学徒学习,游客体会,可以很好地传达傣陶文明。”
2018年,玉章凤成为了傣族慢轮制陶西双版纳州级传承人。从事制陶工作多年来,她遭遇过不少崎岖,却从未有过抛弃的想法。做非物质文明遗产传承,能生存才干传承,一边是困难的日子,一边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怎么作出权衡,这是玉章凤一向在考虑的问题。为此,她不断学习,改造技能,找准了西双版纳作为普洱茶故土的定位,积极地推动傣陶和茶工业交融开展,加快区域工业联动提高。玉章凤说,现在订单渐渐的变多了,最多的便是茶具,仅制造傣陶茶具每一年都可以有30万元左右的收入。
现在,玉章凤的制陶工作现已逐步步入正轨,她和记者说,作为传承人,她会一向肩负着任务,把傣陶制造这个绚烂的民族文明一向传承下去。(胡瑞丽 王哲)